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文字整理/黄晓晴

  本版制图/曾玉婷

  以抢的劲头把国内外一流人才、创新团队、先进技术引进佛山!市委出台的佛山人才新政被称为“佛山史上最强人才政策”。新政全文共四千七百余字,合计23条,究竟新在哪里,有哪些干货?

  《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五区人才发展迎来利好。就此,各区抢抓机遇,分别提出下一步人才发展计划,希望以“政策红利”释放“人才红利”。用足、用好、用活《实施意见》,制定人才工作配套政策,全方位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环境,成为五区未来行动的重点。

  禅城

  深化人才改革

  加快引进高端人才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区将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将人才工作置于区域发展大局来统筹谋划。

  接下来,禅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党建与人才、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例会与监督考核同步推进,通过“三个双同步”,形成人才管理改革新合力。

  同时,禅城将通过建立健全“两机制一网络”,加大力度引进高端人才,推动该区产业升级。

  “两机制”是指创新人才政策供给机制、建立灵活柔性的引才机制。

  禅城区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出台科技创新团队扶持政策,最高扶持可达2000万元;出台泛设计人才、社工人才、基础教育人才等扶持计划,大力引进培育各领域人才;并将政策重点放在比服务、比效益上,力争将37项人才综合服务事项纳入“零跑腿”办理,面向技能人才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入读民办学校,每学年补贴3000~5000元,给予“禅城大工匠”享受金禅卡服务。

  为建立灵活柔性的引才机制,禅城将建立灵活高效的合同管理、议价薪酬、异地工作等聘用模式,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华南创谷、泛家居创意产业园、丰收街等园区和项目孵化平台,汇聚高端创新智力资源,让已在禅城的关键行业领域专家成为政府与人才智库的“牵线人”,“乡贤引才”“以才引才”,吸引人才来禅城“短期工作”。

  “一网络”指的是健全高效的觅才信息网络。据了解,禅城力争2018年在国内外分别建立5个以上人才驿站,作为引才聚才的联络服务平台。依托行业协会、人才专业协会、留学生精英促进会等平台,吸引禅城籍优秀海内外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创业。开发人才大数据系统,建设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为精准引才、靶向猎才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禅城还将推出“双核四驱多点”人才平台布局,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双核”,即加快推进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和佛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博士创新梦工场已签约进驻16个博士团队共60多名博士和多个行业前沿项目,下一步,禅城将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创业服务配套,打造全链条的博士“双创”生态。2018年,禅城将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

  “四驱”是指推进全区四个镇街“一镇一品”工程协同发展。南庄主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张槎主攻“云上人才”“智造人才”,石湾主要围绕建陶·陶瓷创意与设计人才开展,祖庙主要发展青年文创人才。

  “多点”,即培育“企业、园区、人才”共同体。禅城将加快推进一批众创载体建设成功,力争2018年众创空间达到15个、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9家;同时,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引育人才,探索对该区全职新引进AB类高层次人才的用人单位奖励力度不低于对引才中介机构的奖励力度。

  南海

  优化升级体系

  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圈

  面对《实施意见》政策利好,南海迅即计划以大手笔加速落实人才新政,放眼全球,聚焦智造,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构筑创新型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助力佛山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018年将投入不少于7亿元财政资金,不断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圈。

  近年来,南海坚定不移实施“人才立区”战略,全区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据统计,南海人才总量已达47.1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1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人;省领军人才3人、市领军人才48人; 博士631人;市科技创新团队39个。

  人才带动南海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指标达到9.4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到955家,排名全市第一;2017年,全区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5898件,同比增长38.03%;专利授权量达8436件,同比增长40.72%。

  在当前省、市人才工作新政频出的大好局面下,南海计划从强化党管人才工作意识、落实人才工作配套政策、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服务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等四个方面着手,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全区人才工作热点、难点问题。

  2018年,南海将着力构建常态化高端人才引育机制,重点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人才工作配套政策方面,南海计划探索研究人才分类认定与人才扶持政策分离的具体措施,引入社会认可、行业认可、人才带动力、社会贡献度等市场评价指标;分类统筹制定各类扶持政策,集中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引进培育、安居、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探索实行“人才卡”服务,人才凭卡享受由政府、社会提供的人才专属服务和优惠。

  在人才发展环境优化提升上,该区将推进南海区千人计划科技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蓝海人才计划”、博士进企业等引才品牌的支撑作用。同时,推动校企招聘对接常态化,实施“南海英才创业就业引导计划”,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对口式引进,进一步扩大研发管理、高级技师等实用人才规模。

  作为人才创新创业重大平台,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人才板”对初创型科技企业的驱动作用已初步显现。接下来,南海还将围绕“增容”“提质”“外拓”推进该平台建设,加上“蓝海创想家俱乐部”运作,进一步打通资金、人才、技术对接瓶颈。

  精细化和信息化是南海人才服务工作的目标。该区将完善“人才客户经理”制度,打造由区人才服务中心、镇街、园区组成的“1+7+N”的人才服务体系,在区、镇、园区配备专业人才客户经理,在重点园区设置人才服务驿站。深化南海区高端人才联谊会专业委员会运作,进一步促进人才专业化聚集与跨界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手段,规划设计人才信息库系统建设,实现对全区各类人才基本信息的采集管理、搜索查询、统计分析和交流共享,为全区开展人才的培养、引进、开发、服务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顺德

  用好人才新政

  支撑现代化顺德建设

  “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胸襟和气度开展人才工作,为顺德下阶段人才提供了明确指引。”顺德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德将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全方位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支撑服务现代化顺德建设。

  2018年,该区人才工作经费预算4亿元,后期可能追加至10亿元。顺德将用好市委人才新政,引导资源,做好“规定动作”,对新引进的省创新创业团队,国家级、省级和地方级领军人才,博士和博士后人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中初级人才按标准给予相应配套支持。同时做好“示范动作”,探索在全国“双一流”大学、科研资源集中地区设离岸孵化基地,加大人才引进支持力度。

  “新形势下,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更高起点、更高标准谋划新的人才工作格局,为建设科技顺德、文明顺德、美丽顺德、和谐顺德、富裕顺德提供智力支撑”。该负责人表示,区党代会和区政府报告对未来顺德发展方向和着力点进行部署,人才作为建设现代化顺德的第一资源,顺德人才办将抓总牵头、抓关键突破、抓协调统筹、抓效益倒逼,汇集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全面落实区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人才建设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高起点规划建设“禅南顺高端创新集聚区”“一环创新圈”,《实施意见》 提出加快构建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相匹配的人才供给体系。这与顺德区人才工作一脉相承,要求跳出人才看人才,举一反三,以满足产业需求为主攻方向,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营造温暖如家的引才留才环境。

  据悉,近期该区计划制定出台新的人才行动计划,以新思路、新理念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行动计划将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部署。一是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在党管人才原则下,实行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部门力量统筹、平台融合,招才引智助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动力变革质变,以人才效益引领投资方向和发展。二是按向现代化顺德迈进要求,推动各类人才共同发展。注重把符合顺德发展的产业人才、社会人才、乡土人才统揽用活。同时加强党政人才建设,打造新气象新作为的顺德铁军。三是发掘顺德特有优势。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多,海外资源和顺籍科学家、企业家、留学生多,以及“世界美食之都”文化品牌等优势,打造一条民企招才、乡情引才、美食聚才的具有顺德特色的引智链条。

  高明

  落实招才引才措施

  助推新型产业人才发展壮大

  “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各项招才引才措施,将有力支撑高明区打造服务临空经济区、珠西先进制造高地的新型产业人才支撑体系。”高明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高明区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产业人才增量提质,取得了良好成效。高明区人才密度一度居五区之首。《高明区人才发展规划(2014~2018年)》明确,到2018年全区人才总量要达到13.67万人。

  高明的发展需要人才,其中产业人才依然是人才发展的重中之重。该负责人表示,借《实施意见》出台东风,高明将推进实施创新型高明人才计划、重点产业人才优先发展行动计划、名校优生引才计划和重点行业人才积聚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招才引智工程,深化高明职教园区建设,建立完善“高明工匠”培育机制,全面引进培养高明发展临空经济区和打造珠西先进制造高地需求的创新团队、高层次研发人才、各领域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急需的各类人才。

  《实施意见》 就人才服务提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人才驿站、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和人才子女入学转学、配偶推荐就业、健康体检、一网式服务等,这些举措涵盖了人才方方面面的需求和服务。该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明区将加强宣传和全力做好《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服务举措,全方位落实人才服务各项保障机制,打造智能化人才管理平台,构建区、镇街、重点企业三级联动人才服务网络,建立产业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体系、以专业化中介机构为纽带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等,为产业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着力吸引更多人才集聚高明、安家高明、乐业高明。

  三水

  人才新政上再“加码”

  大力引进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三水正在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和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该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实施意见》 将为此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水将研究出台三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纲领性文件,提出三水今后一段时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形成统领全区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方案。

  2017年,三水出台扶持实体经济“二十条”,涉及扶持资金100亿元,其中6条指向人才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三水将全面对标《实施意见》各项措施,大力引进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一是加大扶持人才团队。对经认定的区级创新人才团队,区财政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扶持; 对省、市级人才团队落户三水的,区财政按省、市扶持资金的1:1.5进行配套。二是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对三水引进的国家级、省级、地方级领军人才且认定为“淼城英才”称号的,除享受市财政给予最高400万元安家补贴外,区财政配套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108万元的生活补贴。三是大力引进院士和博士后。企业建立院士工作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最高100万元启动经费,每位进站院士、博士后给予最高80万元科研经费。四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引进正、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区财政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工资外津贴。五是大力引进技术技能人才。对引进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给予最高8万元的购房补贴和最高每月3000元租房补贴;认定为“三水区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工资外津贴。

  三水还将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具体举措包括:建立区领导对口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打造500平方米以上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建立“三水英才卡”制度,大力推进人才安居服务工作,提升人才子女入学服务水平。据介绍,该区将以三水新城为中心,投入建设不少于12万平方米的人才住房,同时配套出台区人才公寓管理制度。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科技人才子女入读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该区将给予本区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并安排到区优质学校入读。